年輕時,我對「事實」很執着,若別人的敍述有違我的記憶,我必會捲起衣袖自辯。不過,自2014年在社交網開設專頁之後,我對事實建立了新的看法。
事緣,有讀者留言說我是完美主義者,好友看到後隨即大笑,就連我亦不禁失笑。因為,其實我份人好Man,例如從來不會花精神裝飾蛋糕,反正落到胃都變一堆嘢。
後來,見愈來愈多讀者這樣評價我,我開始害怕會被誤解成偽裝,因而搬出多個證據,嘗試解釋自己其實很隨意:若不用上班,我不會梳頭;天花的石屎因為大廈沉降而剝落,又經常跌落我頭頂,我都沒有意欲處理,反正,跌多幾次就會無得再跌。
可是,當往後仍然有人認定我是完美主義者,我便開始疑惑:實在你們看到的我,是不是我?
經過一番思考,我領悟到:面對不同的人和事時,大家各自會有一個版本,所以,我的事實,未必跟你的事實一樣,重點是,我們選擇相信的會否影響到其他人。現在讀者又不是說我污糟邋遢、衣衫襤褸,我就把完美和潔癖看成推動力吧,說不定下次放假時,我真的會梳頭,雖然機會不大,哈哈!
亦因為有所領悟,有次好友笑我打扮太求其,我便答她:「每個人看我,都各自有一個版本,在你眼中我好求其,但在我眼中,我覺得自己好Lady,呵!」她的眼珠隨即向上翻,費事啋我。
人總會有疑惑的時候,別人也必定會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你,這都是成長中必經階段。只要,我們不去偽裝、不要失去自己,即使其他人看到跟你不一樣的事實,都仍然會喜歡你、願意親近你。